当 前 位 置 :首 页 >>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发布!明确三大战略定位、确立六大发展目标

2020-12-09 15:05:29

“建设好胶东经济圈,首要的就是画好面向现代化的蓝图。”12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推介大会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在主旨演讲中说。

当天的大会上,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所所长邵光平受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委托,发布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思路》。

2020年,是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全面起势的一年,也是“十三五”收官、谋划“十四五”的关键节点。透过这份规划思路,一幅更加清晰的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的发展图景铺陈开来。

由胶东五市联合编制的《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系统谋划未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点任务、重点领域,形成合作共识,对充分发挥胶东五市各自比较优势、凝聚发展合力,促进五市一体化发展建设,全面提升区域经济能级、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服务带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南北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明确三大战略定位

《规划》基于胶东经济圈经济发展基础和资源生态现状,分析一体化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着眼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发挥胶东经济圈海洋经济领先、智能制造发达、开放程度较高等特色优势,明确提出打造国际海洋创新中心、中国经济新增长极、黄河流域开放门户三大战略定位。

胶东经济圈各类海洋高端人才、涉海高端平台位居全国、全球前列,随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青岛院士港等高端平台加快集聚,打造国际海洋创新中心,胶东经济圈蓄势待发。

胶东经济圈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经济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枢纽,具备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胶东经济圈是黄河流域最便捷出海口,是东联日韩、西接亚欧国际物流大通道的东方桥头堡,打造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有利于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当先锋、作示范。

 

确立六大发展目标

《规划》锚定2025年发展目标,初步确立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区域一体化新格局、打造创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制高地、全面构建现代海洋经济新体系、基本建成国家新发展格局重要战略节点、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能力、健全区域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六大发展目标。

基于胶东经济圈国土(海洋)空间开发和保护整体现状和水平,强化胶东经济圈五市国土空间规划的落实落位与协调布局,优化胶东经济圈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整体格局。构建新型的开放式的城镇空间格局与城乡发展网络,积极推动胶东经济圈与省会经济圈、鲁南经济圈城市协同联动发展,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东北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联系,深度融入全省、全国和全球城市网络。

基于新发展理念,以提升综合服务能级、助推全省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构筑“一核引领、轴带展开、湾区带动,网络共生”的空间布局。强化青岛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依托交通轴、海岸带,集聚各类要素资源,科学布局人口、经济承载空间,全面融入国内大循环,加快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以胶州湾、芝罘湾、莱州湾为重点,推进青潍日、烟威同城化发展,培育壮大湾区经济。通过交通网、产业网、生态网、服务网、数字网五大网络,构建区域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共建七个共同体

优势互补、统筹谋划,《规划》明确胶东经济圈共建七个共同体任务。

共建高效率设施共同体。建设轨道上的交通圈,构建胶东“1小时通勤圈”,全面形成四网融合、陆海联动、外联内畅的综合运输通道,协同谋划跨区域能源、水利、信息等领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信息基础设施打造“数字半岛”。

共建创新引领共同体。培育形成以青岛为龙头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搭建智能创新网络平台,构建区域科创走廊,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共筑创新生态圈。

共建产业发展共同体。打造以青岛为龙头、湾区经济为带动、临港经济为支撑的经济圈产业功能布局。培育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产业、新一带信息技术、高端服务、医养健康等优势产业,加快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打造一体化产业生态网络。

共建蓝色海洋共同体。落实“海洋强省”战略要求,着手做好经略海洋的文章,统筹整合沿海区域产业资源。依托青岛蓝谷、青岛西海岸新区两大海洋创新载体,整合涉海高校、科研机构和科考平台三类海洋创新资源,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依托海洋生态保护、陆海污染防治、资源循环利用、海洋监测四大体系建设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依托山东省港口集团、青烟日三大主要港口、威潍地区性重要港口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集群;依托青岛船舶与海洋工程、烟台海洋智造、潍坊动力装备、威海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威海及日照海洋生态牧场五大涉海产业集群打造海洋全产业链。

共建绿色生态共同体。严格保护拥翠凝碧的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区,以山脉、河流、海岸、海岛为骨架,统筹推进“山海湾岛林田河”等战略性生态资源保护,构建“一心一带一屏多廊道”的生态保护格局。实施八大生态修复项目、六大联防联控措施、四大协同治理方案,突出生态环境联防共保。

共建高水平开放共同体。依托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烟片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等各类高能级开放平台,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以深化与日韩合作为重点,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新机遇,拓展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构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高水平开放格局。

共建高品质生活共同体。围绕均等化、普惠化、便利化,构建多层级的生活服务圈,推进各类公共服务领域合作发展,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通办”。

 

胶东交通一体化方案出炉 5年1500公里,打造“轨道上的胶东经济圈”

12月8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推介大会在北京举办。交通的一体化,不仅关系着居民出行便利,也影响着胶东经济圈经济版图和文旅蓝图描绘。

在展望“十四五”阶段,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贻武发布《胶东经济圈交通一体化方案研究》。李贻武表示,交通一体化是实现区域内外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合理的流动的前提。因此,在规划胶东经济圈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五市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胶东五市从深度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出发,率先开展胶东经济圈交通一体化方案研究。

据介绍,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在新时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工作部署,加快胶东经济圈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五市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胶东五市坚持顶层设计、一体推进,率先开展胶东经济圈交通一体化方案研究,致力于构建外部与国际国内畅通、内部五市快捷通达的综合运输通道,打造“陆海空天地”综合交通枢纽,构建高速铁路“半岛环”和高等级公路“一张网”,形成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打造胶东“1小时经济圈”。

 

胶东经济圈交通一体化重点任务可以概括为打造“两群两网两化”:

建设“协同发展的世界一流港口群”,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做大做强山东港口集团,加快港口资源融合、耦合发展,提升区域港口群整体能级。到202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7.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700万标箱。

培育“便捷高效的世界级机场群”,打造国际枢纽空港。按照省统一部署,推进五市机场协同发展,提升航空运输市场规模。到2025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力争翻一番,力争突破8000万人次。

打造四网融合、五市快速直达的“轨道交通网”。多向融入国家干线铁路,持续完善五市城际铁路,加快推进建设市域(郊)铁路,推动干线、城际、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重点推进青岛至日照、青岛经平度至莱州等铁路规划建设。到2025年,推进约1500公里、总投资2200亿元的轨道交通项目规划建设,打造“轨道上的胶东经济圈”。

建设市县直达、快速便捷的“高等级公路网”。完善胶东五市高速公路主骨架,提高高速公路路网密度,开展高速公路扩容和国省道提升改造。到2025年,推进约900公里、总投资1400亿元的高速公路项目规划建设。

构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按照立体、多元、便捷的理念,重点打造五市机场、铁路等一批综合客运枢纽,实现“零距离”换乘。

推进“便利化”的区域运输服务。围绕客运一体化、货运一单制、交通一卡通和信息服务一站式,加快完善胶东五市高品质、高效率的客货运输服务。

下一步,胶东五市将善谋划、重推动、抓落实,合力推动交通一体化发展迈上更高台阶。

来源:半岛网  文/半岛全媒体特派记者 李红梅刘丹阳 李晓哲 图/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


打印